跳至主要內容

香港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人工智能公司 FANO LABS 獲得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 以拓展合規及財富科技業務

(香港,2022年10月11日 )-  有光科技 (Fano Labs)欣然宣布,公司已獲得AEF大灣區創業基金(由戈壁大灣區管理)幾百萬美元投資,以拓展大灣區及東南亞業務。這次融資輪亦獲得新視資本投資。

解決銀行業關鍵疑難

面對當今的金融合規管理制度見顯,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正在尋求方案來確保其客戶關係經理與客戶互動的方式遵守法律和監管要求。

客戶經理在接到訂單執行交易時,必須帶領客戶通過一系列評估,包括產品適用性評估、風險評估、風險披露等,才能進行交易。所有對話都會被銀行記錄下來,以便銀行風險和合規部門的同事日後進行抽樣檢查,確保銷售流程合理、服務質量良好,和客戶利益得到保障。然而,銀行需要安排足夠的人手來收聽這些錄音帶,並找出罕有發生的不良或失當行為,過程涉及高勞動性和高昂的成本。

運用語言人工智能作合規科技及財富科技

有光科技的 AI 語音分析系統 Callinter 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非常有效和高效的方案。Callinter 運用語言 AI 技術分析銀行的錄音記錄,並自動標記出可能包含錯誤、失當、或不當銷售行為的錄音。銀行的風險和合規專業人員可以深入研究這些標記出來的記錄,以便進行更仔細的檢查。由於 Callinter 可以 24x7 全天候運行,處理音頻的速度亦比人類快 100 倍(它可以在實時 1 小時內處理 100 多個小時的錄音),所以有助銀行了解內部銷售合規性而又經濟效益較高的技術,以便銀行職員在事情惡化之前能採取補救措施。技術的最終使命是能夠保障投資者,維護香港金融業公平、有序和高效的市場。更重要的是,現在客戶關係經理和客戶之間的對話都經過 AI 全面分析,銀行也可以利用洞察結果更詳盡地了解客戶的投資興趣和他們對銀行服務的滿意度。基於這些見解,銀行可以更完善地服務客戶,及提供更貼切的投資建議。

雖然語言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基於香港和亞洲許多地區複雜的語言環境,技術難以在商業應用。有光科技主力發展多語種市場,可以自動識別同一段對話中多種語言的夾雜、混合和轉換,語音識別準確率達至90%,成為全球業內最準確的引擎提供商之一。截至今天,有光科技所支援的語言包括粵語、普通話、英語、泰語、國語、法語、阿拉伯語等。

有光科技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溫豪夫博士說:「全靠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自 2020 年底以來對合規科技的推廣,我們在過去兩年中看到金融行業大量採用了我們的技術。時至今日,在全港頂尖的15家銀行之中,我們的技術已被10 家採用,其中 5 家更躋身全球資產排名前 10 位的銀行之列。我們的技術還被 12 個公共機構部門使用,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執行監管任務。在今年8 月,我們十分榮幸被金管局選中作為監管技術(Supervisory Technology,SupTech)計劃中的語音轉換文字技術供應商。」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夥伴企業有光科技,由香港大學博士畢業生溫豪夫博士和香港大學電機電子工程系系主任兼信息工程學首席教授李安國教授於2015年創立。有光科技的總部設立於香港科技園,其他園區公司亦包括商湯科技(SenseTime)、Smartmore 和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等多間領先級人工智能公司。

在此之前,有光科技已廣獲投資者青睞,包括香港科技園 (HKSTP)、香港大學、維港投資 (Horizons Ventures) 、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AEF),以及Saltagen Ventures。有光科技亦獲得前匯豐銀行集團高管鄭小康先生的戰略指引,設立公司戰略以及產品發展方向。

戈壁大灣區管理合夥人唐啟波先生表示:「儘管近期市場低迷,我們很佩服有光科技的持續增長,貫切著我們對高科技和企業技術領域的信念。尤其有光科技在多語言和混合語言處理方面有著獨特的語言人工智能技術,令他們在市場突為而出。加上得到 AEF 在業務策略和區域業務拓展方面的支持,我們相信有光科技已準備好在大灣區和東南亞實現更多。」

請瀏覽 https://www.fano.ai/ 或追蹤以下社交平台帳戶已了解更多資訊: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中大學生團隊揚威亞太機械人大賽 代表香港再度摘冠

(香港,2022年9月4日)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工程學院機械人團隊於8月21日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2022」線上比賽,力壓來自世界各地的強隊,第二次為香港奪得金牌獎座,可見中大在機械人及創新教育達世界頂尖水平。 中大機械人團隊早前於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主辦的「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2022」奪冠,取得代表香港出戰「亞太廣播聯盟機械人大賽」(又名亞廣聯亞太地區大學生機械人大賽)的資格。是項國際賽事由2002年創辦至今,中大團隊已五次(2016、2019、2020、2021及2022年)代表香港晉身決賽,2019年更成為首支贏得冠軍的香港隊伍。今屆賽事於印度新德里以線上形式舉行,雲集12個國家及地區合共13支大專院校勁旅。 中大工程學院院長 黃定發教授 表示﹕「中大工程學院一直致力培育新一代專業人才,再次揚威地區和國際大賽是一眾學生對機械工程設計努力不懈的成果,更加印證香港工程教育已達到世界級水平。學生勇於接受挑戰,並以創新方案提升機械人的功能及表現,我對此引以為傲,並冀盼中大工程學生繼續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中大機械人團隊隊長、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畢業生 葉俊華 ,已先後五次帶領師弟妹出戰亞太區大賽。他對奪冠感到喜出望外,認為是隊友努力不懈的成果。他表示:「團隊的每位成員對機械人編程和設計都充滿熱誠。雖然過程中,我們經歷過多番測試失敗,隊員間又有意見分歧,但各隊員仍不眠不休、全力以赴調整機械人的速度和穩定性,大家的目標一致,培養出的默契和友誼難以言喻。」  香港科技園公司 STP Platform 總監 霍露明博士 表示:「香港中文大學機械人團隊的佳績,展示香港大專生極具創科潛能。香港科技園將繼續與本地世界級的高等學府攜手培育未來領袖,為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作出貢獻。」 改良機械設計為致勝關鍵 今屆大賽的主題為「神速之塔」,靈感源自印度南部的傳統遊戲Lagori。各參賽隊伍需設計兩款機械人並分成兩隊——進攻方及防守方。當中大作為進攻方時,需於限時內擲球擊倒並重疊由海綿色塊組成的「Lagori」圓塔,分數以成功擊倒並重疊的海綿色塊數目計算。當敵隊作為進攻方,而中大作為防守方時,中大隊伍需擲球攻擊放置在場內四個不同方位柱子上的球,成功撃倒所有球,可縮短敵隊重疊色塊的時間。 中大團隊今次致勝的關鍵是成功改良機械人的設計。他們利用

工總和科技園合辦首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 為新興產業孕育創科人才

 (香港,2022年8月16日) —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及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 合辦首屆「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帶領逾30名本地中學生走進結合科技、 創意和新產業的環境,展開一次別開生面的難忘暑假之旅。 學生將一連四日參觀工總、科學園及創新園, 並於夥伴企業親身體驗創科相關工作, 深入認識香港新興產業的最新發展和機遇, 激發他們對創科的興趣和擴闊視野, 準備未來升學及就業的生涯規劃。 這次體驗之旅由信和集團贊助, 並由保良局生涯規劃及理財教育中心擔任合作夥伴, 共30間工總成員企業, 以及位於科學園及創新園的科技園夥伴企業參與活動, 為學生提供行政人員「工作影子」(executive shadowing)體驗、職場參觀及實地工作機會, 以及擔任學生導師,共同努力培育未來棟樑。 活動開幕禮今天於工總圓滿舉行, 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先生與各企業代表, 共同見證學生展開不一樣的體驗之旅。 工總兼科技園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而且需要長期投入培育。 科技園和工總願意肩負起培育本地人才的使命, 透過具教育意義的活動, 讓學生早在求學階段時親身接觸工業和創科,實地了解行業的工作, 和從工業家、創科人士的經驗分享中獲得啟發。 我相信四天的活動能讓他們感受到香港創科及工業界有無窮的可能性 ,有助他們規劃前途。未來,他們可以加入創科工業生態圈, 運用創意發揮潛能,締造更繁榮和更具競爭力的香港。」 信和集團副主席暨香港創新基金主席黃永光先生表示︰「 香港邁向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 創新是開啟成功和可持續發展的鑰匙,培養優秀人才尤其重要。 香港創新基金致力建構全面創科生態系統,照顧各界需要。 我們衷心感謝合作夥伴香港工業總會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體驗之旅 ,饒富意義,並期望年輕創業家汲取實用知識, 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 活動的閉幕畢業儀式將於8月19日舉行, 屆時學生和企業代表會分享參與活動的得著和感受。 為培育新一代的工業及創科人才,主辦機構期望未來舉辦更多「工業 x 創科體驗之旅」,為本地學生創造更多接觸新興產業的機會。 科技園及工總會繼續攜手,吸引不同背景及經驗的人才加入創科, 建構一個多元及生氣勃勃的創科及工業生態圈。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 press-r

6月外匯儲備資產減177億美元

金融管理局公布,6月底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為4,473億美元,較5月底減少177億美元。   此資產相當於香港流通貨幣約六倍,或港元貨幣供應M3約43%。   6月底並無未交收外匯合約。 http://dlvr.it/STY7FZ